“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为了复兴东方传统美学,复兴中华传统礼仪文化,2018年4月18日东家携手共青团中央在西安共同举办“中国华服日”活动,东家app更联手30多家著名华服品牌,共同为大家带来一场华服的精彩盛宴,据悉东家app已完成1.1亿元b轮融资,此外虎牙直播助力第一届中国华服日,带你领略最美华服,那么你知道中国华服日是几月几日吗?
中国华服日是: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
2018年中国华服日是几月几日:2018年4月18(农历三月初三),星期三
当天宜忌:
宜:祭祀、解除、教牛马、出行、余事勿取
忌:动土、破土、行丧、开光、作梁、安葬、探病
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在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可以一起领略华服之美。活动时间是农历的三月三上巳节。也是轩辕黄帝的生日。
“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阴历三月三日是华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生日,后来就发展成了“上巳节”。“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上巳节是古人盛装出门踏青的日子,也是男女传达爱意的好机会。在宋代以后有些与清明节、寒食节合并,不过西南少数民族完整地保存了这个节日。
【中国华服日的背景】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贯穿整个中华民族古代史,当然也包括秦、汉、唐、宋、明等强盛时期,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中国华服日活动意义】
西安曲江新区拟于2018年4月18(农历三月初三)举办“中国华服日”网络话题活动。
如今,无论是在人来人往的商业区还是书声琅琅的校园,都能看到汉服的身影,甚至一些人开始在日常生活中穿着汉服。共青团中央官方发布:中国华服日来袭,新时代,新华服,新青年。
2018年为了弘扬传统文化之美,共青团中央与b站携手发起“中国华服日”。
【华服的解释】
01)、中华民族传统服饰。这也是吃瓜群众(这个词我酝酿了很久,改了十几遍才定下来)看到这个词语的第一反应。根据这个定义,中华民族56个民族,所有一切传统服饰,都属于“华服”的范畴。甚至某些近现代才兴起的服饰都可以加在这个框架里面。
02)、华美的衣服。有一个词语叫做“锦衣华服”。但是在这个语境下肯定不是这个意思,从皮皮团的logo和宣传视频看出来。穿华美的衣服还需要定个节日?
03)、按照古意走。华夏族的传统服饰。古华夏族的范围很广,一个不太规范的定义范围,华夏族的后裔除了继承衣钵的汉族,还有不少深受汉文化影响的其他民族,甚至一些现在法理不属于中国的华夏文化圈的民族(安南、交趾等)。这些民族先后受汉文化影响,传统服饰里面也可以找到古汉服的影子乃至和汉服的样式挺像的。广义来说,这些都是华服。
04)、百度百科词条干脆直接把“华服”重定向进了“汉服”词条,认为作为汉族人民传统服饰的汉服就是华服。在这个定义下,华服“起于黄帝,成于尧舜”,从上古到明朝,样式改变,种类多样,但是好歹也算是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