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俗以及客家节日

阿杂作者:阿杂 2016-04-08 13:28

客家是一个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台湾等影响深远的汉族民系。他有着自己的历史文化和独立的方言,有着客家民俗和文化的汉族民系。客家人一年中最为浓重的也是春节,并且春节有着许许多多的客家民俗,如果你也对客家文化感兴趣或者打算去客家旅游,那么可以来起名网了解下客家民俗以及客家禁忌。

客家民俗以及客家节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客家民俗以及客家的节日,对客家文化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这里了解下。

客家民俗以及客家节日
客家民俗以及客家节日

1、清明 三月清明,祭拜祖先。客家地区除大部分是春分扫墓祭祖外,也有一些地方是清明扫墓的。清明节这一天,也有一些地方要祭路旁土地伯公等神坛的。

2、守岁 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

3、冬至 冬至在农历十一月,也叫“过冬年”。过冬至要吃猪肉、牛肉,做米果、煮汤丸,有钱人要吃鹿茸、人参补冬。

4、吃岁饭 初三早上吃“岁饭”(有的年前廿九日晚上蒸好,有的正月初二晚上蒸好),饭上插上筷子,家中有几个人就插几双,再插上一根带叶树枝,有的还要放上桔、柚等水果。吃岁饭前先要把饭摆在“当天”神位上,供奉天神和祖先。吃岁饭要准备很多菜,有鸡有肉,与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差不多。初三不能生,鸡要在初二好或过年时留下。

5、春分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各地有一种说法,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6、春社,秋社:客家农村长期以来有在社日祭祀土地神,五谷神风俗。往往迎神,“撑社”打醮,祈求年成丰盛。

7、中秋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俗称“八月节”,也是个大节。吃月饼,赏月,庆团圆。各家各户要置办酒菜,买猪肉、宰鸡鸭、做米果过节。中秋晚上,家人团聚过节,饭后吃月饼赏月。

8、过大年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过年气氛最为热烈、最为欢乐愉快的一日。这天上午,家家户户要拜菩萨、敬神。大年三十,各家厅堂要挂起祖宗画像,在大门口贴上鲜红春联,谷仓门上、禽畜栏前、家俱床铺以及水缸边都要贴上红纸条,叫做“封岁”,也叫“上红”。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

9、十月半:十月十五下元节,又叫完冬节。农村常做糍粑,米果,芋子包,豆腐之类食品,谓“做完冬”。有些地方有打醮祀神演戏之俗。

10、端午节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家家户户买肉、鸭、包粽子、做米果过节。端午是个大节,许多地方在外面做工的都会回家过节。

11、稻草龙 一截一截,插满香火,由小孩抬着到各户灶前和猪舍牛栏去舞,祝贺合家平安、六畜兴旺,各户要给红包,小孩得欢乐,主人求吉利。

12、中元节客家地区多以七月十五为“鬼节”。有些地方都要提早一天过节,谓“七月十四人过节,七月十五鬼过节”。有些地方,客家也在七月半祭祖。

13、蝙蝠灯 也由小孩逐户去舞,“火龙进屋,要你蜡烛”,“恭喜发财,买田建屋”,蝙蝠灯不收红包,只要蜡烛。

14、送春牛 一般在年初一,由三、五人组成一个小队,向各户送春牛图,有吹唢呐的,打小鼓的,敲小钹的,在每家门口吹打,送上“恭贺新禧”红贴,主人会给红包。

15、七月七:客家有关于“七夕乞巧”和“牛郎织女”的传说,但与此有关的俗较少。民间有在屋外夜里坐观天象的活动。一些妇女有“姐妹会”。民间有聚餐请先生的俗。

16、重阳节 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也叫重九节,俗称“九月节”,是年尾大节,有“过了重阳无大节”之说,出门的人很多都要赶回家过节。这一天,很多地方人们要带着小孩登高爬山,有的在高山上放风筝,谓可避邪、避瘟疫。很多老人都说,此俗系祖先从北方中原带来,代代相传至今。这一天,有些老人和妇女则上山到庵庙烧香拜佛。

17、狮灯 有傩人出场,一个狮头,一个狮尾,一个孙猴子,一个沙和尚,还有锣鼓队。狮、猴、沙和尚演唱完后,要进行武术表演,打拳、舞刀、耍棍、跳桌。狮队过年前要请师傅教练武术。

18、拜年 正月初一早上吃素。饭后人们相互拜年以吉利话相颂。小孩们穿着新衣,欢乐嘻戏,有的争向年长者拜年:“公公叔叔家发财,糖子饼果拿给涯(我)。”

19、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家家户户要筹办菜肴,喝酒过年。要闹元宵,新春游乐活动到达高潮。

20、出年界 正月初五,出年界。厅堂的祖宗画像要收起,纸门帘要取下烧掉,外出做工干活的就可以启程了。

21、开大门 正月初一按《通书》规定的吉利时辰开大门,顿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22、祭灶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烧香、点烛、放纸炮。

23、过年 “百节年为首”,客家人与全国全省多数地方一样,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九、十月开始晒番薯片、米糕片供过年油炸和炒食。“冬至”一到,开始蒸酒。年近三十日,家家户户要蒸糖糕、做米果、猪、做豆腐、宰鸡等,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

24、食新:即尝新米。一般是在小暑过后,逢第一个卯日食新。乡下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一同吃尝新酒。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供品有苦瓜,丝瓜,茄子等。俗谓苦瓜保佑大家,丝家保佑全家老少,茄保佑老婆。

25、小年夜: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有“送灶君爷上天”之说。常用糖瓜祭灶,为求“把灶王爷的嘴抹甜了,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奏好事”。

26、立春:即交春。此时民间一般备香案,烧香照烛,放鞭炮、高升炮,贴上"迎春接福","春临福至"等红笺,名为“接春”。

27、入年界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入年界限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

28、正月初二,走亲戚拜年。特别是新婚女婿(岳家会用书贴来请)要去岳父母家中拜年。一般小俩口一起去,也有只女婿一人去;有的当天回来,也有住五、六天的。去时要带小母鸡、米果、糖果和香烛、鞭炮等,到时要在岳家祖先灵前烧香、点烛、放鞭炮。中午岳家请客,女婿要喝醉,不醉不热情。

29、入伏:客家地区许多人家熬“仙人冻”吃。客家民俗以及客家节日

30、除夕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

31、船灯 灯状似船,在陆地表演游唱。春节前排练,锣鼓队,奏十番配合。到村以后,吃罢点心,在开阔场地表演,由船夫、艘婆唱“十月怀胎”、“十二月古人”、“瓜子仁”、“一枝花”等曲调,艘公只管划船不唱曲。晚上要在祠堂“开天官”,唱“天官赐福”等,最后喝酒吃饭。

32、从过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各地游乐活动不断,以游龙灯、舞狮为多,有的从正月初一、二起开始活动。龙灯和狮队来到前,会预先发贴,来后要给他们送红包、吃点心。龙灯、狮队等除到各家各户表演外,还要到村中各庙宇和祠堂向神灵及祖先拜年。逢到春节后的第一个墟期,各路龙灯、船灯、狮灯等都要到集上表演,叫做“开墟”。

客家过年民俗


客家和其他地区的人一样也将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日春节定为一年中最浓重的节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客家过年民俗,一起来了解下吧。

客家民俗以及客家节日
客家民俗以及客家节日

1、洗柚叶澡

早上摘回柚叶,中午过后家家户户将柚叶放入锅内水中烧开,每人都要洗柚叶热水澡,其意是把污秽、“穷气”、“衰气”洗掉,干干净净进入新的一年。洗过柚叶澡后便换上新衣、新帽、新袜、新鞋,从头到脚焕然一新,换下的脏衣服当天要洗涤干净。因此,洗柚叶水澡含有除旧布新之意。这俗已逐渐被淡化。年初三的早晨,我都会被窗外的鞭炮声和打扫声吵醒,因为这一天我的家乡有大扫除“送穷鬼”的俗。当天每家每户都会打扫卫生,大人、小孩齐上阵,好不热闹。

2、拜年

初一早餐,客家人惯要吃“长寿面”,因为面条长象征长寿。接着小孩要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孩子糖果桔子,有的还会给“红包”,旧称“挂颈”。到亲戚家拜年,一般要带桔饼、糖等礼物,主人备茶果接待,有的还要留饮“拜年酒”吃鸡腿,拜年活动一般会延至元宵后,甚至正月底。

3、年初三

“送穷鬼” 年初一和年初二这两天,尽管屋内屋外的地面堆满厚厚的鞭炮纸屑、烟头、糖果纸等垃圾,但这两天不能扫地,也不能倒垃圾。这些垃圾必须等到年初三才能清扫。因为人们认为新年伊始的年初一和年初二这两天要“囤财”,这两天扫地和倒垃圾,会扫走和倒掉家中的财运。客家人把年初三称为“穷鬼日”,这一天要把“穷鬼”送出去。“送穷鬼”是把贫穷和不好的东西送走,与贫穷、霉运告别的意思,所以年初三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把垃圾、不好的东西清扫出去。如今,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把垃圾倒在岔路口再焚烧的现象少了,很多人都会把垃圾倒在村口的垃圾桶里了。但“初一初二不打扫,初三大扫送穷鬼”的俗还一直在流传。

4、吃素斋

客家人自古以来就有“勤俭持家”的风气、和戒生的慈悲观念,所以在年初一,一年头一日第一餐不吃酒肉,也就是吃“素斋”。吃了早斋以后,一般的惯老人家是要到寺庙烧香,因之寺庙香火鼎盛,大家祈求神明保佑新的一年平安纳福。

5、磨豆腐,干鱼圹,猪、鸡、鸭

农历十二月二十七八日左右,家家户户开始磨豆腐。农家多数家门口有小鱼圹,到农历十二月二十七八日前后全部鱼圹放水捉鱼,一方面要用圹鱼制作菜肴,另一方面方便春节后挖取圹坭做肥料肥田。与此同时,开始陆续猪。一般人家过年都要用上三四十斤猪肉,有的人家过年一户一头大猪,主要用途是:一、馈赠亲戚、朋友,每一户亲戚要馈赠二至三斤猪肉,特别是岳父家馈赠的肉就更多,新结婚姻亲馈赠的猪肉数目更为可观,否则会被人耻笑为“孤寒鬼”。客家民俗以及客家节日

6、点岁火

除夕之夜,客家人有守岁的俗,家家通宵达旦灯火明亮,称之为“点岁火”,火笼加炭称之为“沤火桶”。大家团聚一起,辞旧岁迎新春,共享天伦之乐。除夕之夜,大人还有给小孩压岁钱的俗。

7、隔年饭

在除夕前一天,都会用大木甑蒸“年饭”,亦称“隔年饭”,供奉祖先神祗时,“隔年饭”要插上12双筷子和12根大蒜。还要烧纸钱,供桔子、柚子等,有的还要摆上几枚银元,取意“有食有财”,“隔年饭”要供奉数日,到了初三早晨,“隔年饭”要重新蒸过,全家人一起食用,取意“岁岁有余粮”,到初五“隔年饭”吃完后,才开始放新米下锅煮新饭。

8、敬祖先

腊月三十日早餐后,凡是当年添了男丁的就要派人到祖祠打扫卫生,将祖祠墙壁粉刷一新。午后,陆续有人携礼盒、三牲、炮竹、元宝香烛等祭品前往祖祠拜祭进香。行礼之后,放炮竹,有的放铳。每到大年三十午后,祖祠香火缭绕不断,炮竹声不绝于耳,一直延续到黄昏。

9、贴对联

年节这一天,家家都会贴上写有吉祥语的红对联和横幅,大厅里贴上大红的“福”字,猪牛圈里贴上“六畜兴旺”的红条幅,除外还会在许多用具上贴上红纸条,称之为“封岁”、“上红”。

客家文化简介:

1、客家服饰

客家服饰中男女区别不明显,上衣是“大襟衫”,右边斜下开襟,安布钮扣,讲究的用铜钮。女服只在襟边加一两条边(讲究的绣花边)。客家服饰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客家成年人的服装基本上以蓝、靛青和黑色为主色调。在妇女和儿童的头饰和服装上,客家人喜欢红、粉、绿、黄等鲜艳的色彩。农村女子普遍系着一种围裙以“掩腹”,其实可以掩胸,下摆宽及两侧,上端缝花刺绣,另加“颈链”、“腰链”和“牙牌”、“手镯”等服饰。姑娘梳辫,少妇盘髻。劳动者则多穿对襟短衫,俗称褂哩。读了书的男子多改着西式裤。鞋袜方面,多穿布鞋,是家庭妇女自制的。

2、客家民间工艺品

陶瓷:大埔县高陂镇以盛产优质陶瓷名扬天下,素有“白玉城”的美称。传统产品有青花、青釉、五彩,薄胎瓷等,畅销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金木雕:金木雕以五华、大埔两县制作的金木雕工艺品最为著名,选取优质樟木,按动物、人物等造型设计,用平雕、立雕等刀法精雕细刻,经打光、油漆、贴上金箔而成。大埔工艺厂生产的“观音过海”、“水漫金山”等工艺品,荣获广东工艺美术优质产品奖。五华县工艺厂制作的“八仙骑八兽”金木雕挂屏,荣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杯奖”。竹编工艺品:梅州工艺厂生产的程式吊篮、提篮、花盆套、各种动物等竹编工艺品,造型逼真,制作精美,富有艺术感染力,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港澳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彩色立体木雕:彩色立体木雕为兴宁市工艺厂的传统产品,www.yw11.com所产“金鹰”、“角鹰”、“孔雀”、“天鹅”等彩色立体木雕工艺品,曾获国家轻工部优秀产品“铜奖”。

3、客家围屋

围屋,布局严谨,讲究坐向、主次、对称,外观均衡、庄重,表现了儒家正统文化的审美旨趣和高度的建筑水平,集居住、贮存、晾晒、加工、防盗、防火等设施于一体。客家先民建造土围屋,是明末清初时期,当时赣粤边境匪盗四起,社会动荡不安,客家的大户人家为有效地保住自家性命,保住集聚的财产,不惜耗费巨资苦心经营修筑,其结构形式由粤东客家标准格式——围拢屋发展变化而成。这一座座固若金汤的庞大建筑,四角建有炮楼,楼内连通,相互呼应,火力交叉如网;御火攻,围内设有多处消防注水口;防围困,围内置设多处粮仓……对于围屋,如果分得细一些,还可以看出两种基本模式:实心式和空心式。实心式为围内主体建筑采用“厅堂式”,只是将两侧横屋升高,连成全封闭式的方形围屋平面;空心式为围内不设主体建筑,只沿围的四周建房舍,中间除水井外,就是一个大禾坪。

4、庆寿:摆寿堂,行寿礼,儿女亲朋要致颂祝辞,送贺礼寿匾等。一般在寿辰举办家宴,为老人添置一些衣服、用具,以表孝心,同时邀请嫡亲姑表姐妹回乡为老人祝寿。

5、客家农事

客家人多住山区,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以水稻为最。客家地区的水田,近山用溪水,靠河用河水。皆以水车灌水入田。农家肥料,以“沤粪”或“沤火炉灰”作粪种,参上石灰肥田。稻谷成熟后,收割时,不雇工,约上左邻右舍的妇女,到时她们自带镰刀来田里帮助割水稻,这叫“帮工”。遇到她们各家收割水稻时,被人“帮”过工的妇女再“帮”人家的工。是客家人团结互助、平等相待的好传统的充分表现。

6、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有很多种类,但主要由情歌、斗歌、即席演唱三大精华部分组成,此外还有俗山歌、述事山歌、尾驳尾山歌等等。常用比兴、直叙、比喻、双关等手法,吸收了梅州当地的原瑶、畲民族的民歌表现手法,加上客家语言本身的丰富表现力,显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7、客家礼仪  

嫁娶礼仪: 嫁娶礼仪有“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反映了客家人对人丁繁衍兴旺的期望。客家人的祖先来自中原,所以他们的婚姻礼俗深受古时风尚气的影响;客家人属性成规,男婚女嫁定要“明媒正娶”,才不为乡人讥笑。客家人的婚姻方式,都依照古制“六礼”。所谓六礼是:“说亲、送定、报日子和送聘金、盘嫁妆、接亲与送亲、拜堂与吃面碗鸡”。

8、客家信仰及宗教场所

客家人客家意识强烈,宗亲观念浓郁;爱国爱家,尚名节,重忠义;崇文重教风气千载传承;刻苦耐劳,勤俭节约;多神崇信等。 宗教场所有:五华英烈庙、千年古刹灵光寺(省级)、千年的大觉寺。其中灵光寺,初名“圣寿寺”,是广东省五大名寺之一,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灵光寺有“三绝”,其一绝是:寺前草坪有两棵柏树一生一死;二绝是,寺里最壮观的主殿大雄宝殿,常香烟鼎盛,可都没出现香烟薰人的情况;三绝是大雄宝殿后古木参天,但殿顶上却没有一片树叶。五华狮雄山塔、梅县元魁塔、梅江区千佛塔(省级)。其中千佛塔始建于公元965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现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由生铁铸成,每面铸有大小佛像250尊,四面合计为1000佛,故名千佛塔。在千佛塔下雄伟的千佛殿中有各样栩栩如生的神像,中间毗卢庶那大佛像镶嵌着两万颗宝石,为中国之最。

9、纪念馆、博物馆

纪念馆是客家名人和客家文化的积淀。梅州市国家级纪念馆有:故居、广东客家博物馆(待申报);省级纪念馆有:丘逢甲故居、谢晋元故居、黄遵宪故居(又名人境庐)、张弼士故居。平远县博物馆、蕉岭县博物馆、五华县博物馆、大埔县博物馆、梅县博物馆,丰顺县博物馆以及梅州市华侨博物馆等都是梅州现有的博物馆。

10、客家话

客家方言是汉语八大方言之一,以唐宋汉语为基础,以百越土语为辅助的一种语言共同体,是客家文化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全世界客家人公认的纯正客家话是以梅县话为标准音的。在梅州,客家话播音已成为广播电视台的一大特色,《客家话方言词典》也已修订出版。

客家民俗之客家礼仪俗


这里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出来的客家民俗之客家礼仪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一起来看看。
客家民俗以及客家节日
客家民俗以及客家节日
1.诞生礼仪

标志着一个人出生的庆贺和祝福,是人生中的开端礼仪。催生 出嫁女儿怀孕快分娩时,一般是婴儿出生前一、二十天,娘家要带着鸡、鸡蛋、面条、粉干等来到女儿家“催生”,有预祝平安出生之意。如母亲已不在,则由嫂子去催生,中午要设宴招待。小孩出生后,女婿要带着鸡、蛋、米酒(有的带几十斤)到岳家去报喜,外婆家要请客,至亲友好都会来参加,以表示祝贺。外公、外婆会回赠鸡和红蛋。做三朝 小孩出生三天,要做“三朝”。先给小孩洗澡,请接生婆吃饭。外婆会送来大公鸡、鸡蛋、面条、糯米粉等。要做“三朝酒”,宴请外婆及亲房。有些地方还要给至亲亲友送红蛋,亲友在满月前会回送鸡、鸡蛋、面条等物。做满月 婴儿出生一个月,要做“满月”,外婆会送来大公鸡(很多地方送大阉鸡)、鸡蛋,还会送来婴儿穿用的衣服、小被、帽子、项圈、风衣、裙、银手镯和背带等,舅舅、舅母、姨姨等女家亲戚,一般都送小母鸡、鸡蛋、衣服、布料等,姑姑、叔伯等男家亲房也会来庆贺。一百天 小孩出生100天,也要庆贺。这一天,外公和女家的伯叔会拿公鸡来庆贺,其他亲属一般都要给婴孩送红包。做周岁 孩子出生一周岁,要做“周”,庆贺孩子“得周”。周岁比满月更为隆重,来庆贺的客人也更多。

2.成年礼仪

客家的成年礼仪分男、女两种,男子的成年礼仪叫做“冠礼”,女子的成年礼仪叫做“笄礼”。

3.寿诞礼仪

做生日 客家人与各地的俗一样,每年做一次小生日,十年做一次大生日,但以做大生日较为普遍。从十岁“启十”起,一直做到四十或五十岁,到了六十以上,可称为祝寿。做生日要吃寿面和荷包蛋,示意长寿百岁。 (此俗亦已简化,只做大寿:六十岁以上)祝寿 祝寿时,出嫁的女儿要送来大公鸡,还要送寿衣、寿帽、寿饼、寿鞋、寿袜,从头到脚一整套,父亲做寿,同时也要给母亲送上一整套,此外还要送来寿轴、喜炮、寿烛、公鸡以及寿桃、寿面、寿饼、寿酒、寿肉等。其他人来祝寿,一般亲友送寿幛、寿联,或者再加上送礼金。不少地方,七十岁以上高龄、子孙多、家境较好的老人祝寿,要举行拜寿仪式。客家人生日和祝寿,是知情人自行送礼,上门祝贺,先贺后请;除内亲、至交有发请帖外,不贺不请。客家民俗以及客家节日

4.建房迁新居

客家人把建房和乔迁新居亦视为重大喜庆之一,要进行隆重庆贺。建房时,房屋定位,房门定向都要请堪舆先生测定,竖柱上梁时,要张灯结彩,贴红联。新房建成后,要在入宅的前一天晚上,进行“驱邪”、“除煞”,然后才能迁入居住。迁入新居时,要随带灯笼(或油灯)、火笼、秤等进屋,还要带一窝小鸡,蒸一甑饭捧进新屋,以示新丁兴旺,喜气盈庭。迁新居要办“入宅酒”,宴请亲友和建屋工匠及帮工等。菜肴中要有韭菜、豆腐、猪肠、猪血和米糕等,示意长长久久,发财高升。

客家民俗之客家禁忌


客家也是一个有很多禁忌的族群,不管你去什么地方做客或者是旅游一定要了解当地人民的民俗以及禁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客家民俗以及客家禁忌,一起来了解下吧。

客家民俗以及客家节日
客家民俗以及客家节日

1、衣服忌反着穿。反穿衣服如穿孝服,表示家中服丧事。

2、老人年老了不宜直呼"老"了。"老"了是死的代名词,直呼年岁多了或年岁高了。

3、忌"无"--改说"有"。普通话"没有",客家话的书面语说"无",而客家人常常忌用。比如主人劝酒时,看见客人杯中明明无酒,可是客人偏偏连说"有有有"。如果发现自己米缸中的米吃完了,忌说"无米",偏偏改说"有米",或说"米都有哩"。客家人十分注意正月初一和办喜事的日子说吉利话。许多父母都会提前时间教育小孩在这些日子里不要说"无"。

4、忌"好"--偏说"丑"。客家人不能当面称赞别人的小孩长得好,长得棒,长得秀,更忌说小孩的体重,而要说"好丑陋"、"长得丑",这样,小孩的父母才高兴。

5、数字禁忌。客家人忌4678。4喻死,7亦象征死了,4466是对傻瓜的贬称,7788是指无事生非讨人嫌。 客家话是我国汉民族八大方言之一。它和其他方言一样,有自己独特的禁忌风俗和忌讳语言。客家人禁忌语言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将忌讳语言有意改成与之意义完全相反的吉利语。

6、客家过年禁忌:年初一不能扫地倒垃圾,以防把“财气”扫走;这一天不能到河中挑水;不能动针线;不能打孩子等。尤其是入“年界”后至春节期间,不能说“死”、“病”等不祥的话语。按祖客家人传统规矩,正月初一至初三是不许从外面带“青”进来的,所以过年前,家庭妇女会买够蔬菜过春节。

7、忌"贵"--偏称"贱"。若"八字先生"为小孩算命,说小孩八字大,有富贵相,父母就会认为"贫家难养富贵人","终久必然离开(早亡)自己",便会给他起"毛狗"、"牛崽"、"贱女"一类的乳名。有的还将小孩的生庚八字寄放到大地方的城隍、寺庙里。

8、忌用猪、猫无偿赠亲友。客家俗谚有"猪来穷、狗来富、猫来带麻布"之说,带麻布是指要穿孝服,不吉利。即使对方收了狗猫也要回赠礼物才算吉利。

9、谐音必忌。客家陈姓或程姓子弟不愿当船夫或船员,因为"陈"、"程"与"沉"谐音。上了船的人忌说"东西沉",只能说"东西重"。客家人尤其是屠夫忌说"猪舌头",因为"舌"与蚀本的"蚀"谐音。客家人便把"舌头"改名为"利子"(东北、华北人则称"口条"或"招财")。

10、生了孩子不直呼生了,称"供"了或"轻"了,"产"了。

11、探病时间忌在下午、晚上和农历初一、十五日。下午谕日已过昼,晚上谕日落西天,初一、十五日是敬神祭鬼的日子、问讯病人忌直呼病字,宜询问"那时不自在?""那里不自然?"称小儿病了叫"不乖"。

12、出门办事忌逢"三煞日"、"空亡时"。

13、路遇不认识的中、青年妇女问讯,忌称"大嫂"、"大婶"、"伯母"、"叔娘"之类称,宜称"大姊"或"细妹"。否则易错称得罪人。

14、忌"死"--改称"活"。从街上买的活鱼到家后死了,要反说"活了哩"。就连家禽家畜得病死了也忌说"死",而改说"活哩"。死了亲人就更加忌讳说"死",要改用"老了"或"走哩"。

15、女孩出嫁忌带走娘家泥土。客家女孩出嫁时,必须换上新鞋,由父母或兄弟,或亲戚背到厅堂(祠堂)辞别祖宗,鞋不沾土上轿。理由是不带走泥土就是不带走娘家财气,如果带走泥土,娘家要变穷。  女儿出嫁以后,携丈夫一同回娘家,在娘家如须住宿不能同睡一床,否则,会被娘家人认为晦气、倒霉。

16、数目忌"四"、"七"、"八"、"双"。"四"因与"死"同音,客家忌讳。客家人就将"四"的单音节词,改为"红数"的双音节词。比如"四斤猪肉",就改说"红数斤猪肉"。"七"、"八"亦为客家所忌之数,有"七星八败"的口头禅。"双"与"丧"谐音,也忌,但有时又以"好事逢双"为由又不忌讳。

17、食饭挟菜忌用筷敲击盘碗,用筷子敲击盘碗是乞丐讨吃的手法,也是逗狗猫等畜牲进食的讯号。同时忌将筷子竖插在饭菜碗上,这是祭死人的方式。

18、忌"亲"--偏称"疏"。客家人认为,亲人之间八字相克是一种大忌,如小孩的八字同父亲或母亲相克,就要采取在称呼上变亲为疏的方法处理。如果父子相克,儿子就不能叫爸爸,要称改"伯伯"、"叔叔"或"邻舍";如果母子相克就要改称母亲为"婶婶"、"奶姆"。

19、住房内摆设眠床忌正对屋顶横梁。认为横梁压顶预凶,且易生恶梦。床位不可直向房门,也不宜脚朝门口睡觉,这是丧事象征。

20、死人忌逢农历初一、十一、二十一。死后七天逢七叫"撞死",认为家中会闹"风煞"。逢七的当天,全家人和共屋的邻居都要清早离家出外"避煞",午后才能回来。

21、儿童上学的第一天,称"破蒙",在路上忌踩牛屎,忌与妇女相遇。因此旧社会小孩入私塾的第一天,都是在天亮前点火把由父亲背着去学馆的,为的是怕踩到牛屎,怕撞见妇女。这显然是轻视农业生产、轻视妇女的思想表现。

22、忌"少"忌"完"--改说"多"。家里的食品或消耗品,明明快用完了,客家人却忌用"少"、"完"等字眼,改说"多哩"。如果在建房竖门上梁或祝寿这天,谁说了"少"、"完"等字眼,马上就要受到斥责。

客家丧葬禁忌:

一、入殓时候的忌讳

1、入殓前后忌讳猫、狗接近尸体,认为会引起死者骤然挺立或成僵尸。

2、棺材忌讳用柳木:棺木以松柏材料为佳,禁用柳木。因为松柏象征长寿,柳树不结籽,恐会绝后。

3、入殓的时候忌讳泪洒尸身:在入殓的时候,亲人们要暂时忍住悲伤,控制住眼泪,以免泪洒尸身。

二、葬礼日期、墓地的选择

古人认为人死后灵魂是不会一下子走远的,死亡会涉及很多事项,所以古人尤其重视葬礼日期的选择,以免引发系列的不幸。而墓地的选择自古以来都十分讲究。俗以为墓地好坏直接关系后代的贫富吉凶。旧时,关于墓地的选择禁忌,民间有十不葬歌谣:一不葬粗顽块石,二不葬急水滩头,三不葬沟源绝境,四不葬孤独山头,五不葬神前庙后,六不葬左右休囚,七不葬山冈撩乱,八不葬风水悲愁,九不葬坐下低小,十不葬龙虎尖头。因此,要请专业人士选择葬礼的日期、好风水的墓地。

三、守孝期间,子女忌穿色彩鲜艳衣服

父母去世后,子女要为父母守孝,古时候一般要守孝三年。现代时间缩短,但也不宜少于一年。守孝期间,子女忌讳穿色彩鲜艳的衣服,浓妆艳抹,饮酒作乐。

四、报丧的禁忌

治丧之家,要在大门上挂上白布、白纸,让人们都知道家中有人去世,并向堂亲姻戚报丧,给在外地或海外亲人发讯,子女闻讯奔丧。其中向姻戚报丧,尤要慎重。父母去世,确定了葬礼的日期后,孝子要去亲戚家报丧。报丧时讲究孝子未进屋,先跪在室外行礼,向亲戚报告父母去世的消息以及葬礼的时间。

五、忌讳让死者光身而去

北方很多地方都讲究,在死者断气前就要穿好殓衣,不能让死者光着身子而去。所以旧时,老人们在到了一定年龄以后,儿孙们往往就要在闰月年为其准备寿衣,让老人们看着放心。寿衣的件数、质地是很有讲究的。件数要单数,诸如五、七、九件不等,忌双数,怕凶祸再次降临;材质上则忌用缎子,因“缎子”和“断子”谐音,而多用绸子,因为“绸子”和“稠子”音同,寓意福佑后代多子多孙;寿衣还不能用皮毛制作,怕来世转为兽类。

六、下葬后的禁忌

逝者下葬之后,送葬的人要绕墓三周,在回家途中则忌回头观看,以免逝者的鬼魂跟随活人回家。客家民俗以及客家节日

七、服丧期间忌讳走亲访友

子女服孝期间不走亲戚,不访友,不集会,不拜年,尤其不能到病人家去,以免给他人带来不幸。俗语有“身穿热孝,不登邻宅。”

八、忌讳去世时候身边无亲人

旧时人们很重视传宗接代,认为老人去世的时候,必须有后辈儿孙在场,以便老人走得时候有人送,不孤单;老人在阴间也不用总是牵挂,灵魂可得安宁。如果老人是在所有亲人在场的情况下去世的,就是最大的福气。相传白族认为老人死在儿孙怀里,是儿孙在报答养育之恩,俗称“接气”。

宝宝起名
姓名测试
姓氏:
出生时间:
找专家起名
姓名:
出生时间:
找专家测名

起名网热门推荐

起名网服务栏目

宝宝起名 八字起名 周易起名 定字起名 诗经取名 楚辞取名 男孩起名 女孩起名 免费起名 公司起名 店铺起名 起英文名 起微信名 小名乳名 名字大全 起名字典 姓名测试 人名大全 公司测名 店名测试 大师起名 公司名称 英文名字 取名字典 周公解梦 网名大全 在线词典 八字详批 财运测试 八字合婚

起名网热门推荐

「婚姻」八字合婚,掌握幸福婚姻密码 「姓名」解开名字奥秘,挖掘姓名能量 「财运」揭秘财运走势,赢得财富先机 「流年」2023趋吉避凶运势解密 「爱情」真爱啥时来?爱情缘分详解! 「起名」送宝宝一个吉祥开运富贵好名 「公司名」合法人命理的财富好名 「店铺名」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的好店名

节日习俗热点内容

起名大师推荐

林子翔

林大师,全名林子翔,国内起名行业领头门户

陈清泓

猎名网特邀专家之一,易学世家传承,对易学

节日习俗推荐内容

节日习俗相关内容

当前栏目导航

智能起名至今共有

0

名宝宝起到了好吉祥好名

智能测名至今共有

0

名用户测试自己的名字